

国家发改委、交通部近日印发规划,到2020年,京津冀交通一体化,将基本实现由“单中心放射状”通道格局向“四纵四横一环”网络化格局转变。
“四纵”,即沿海通道、京沪通道、京九通道、京承—京广通道。
“四横”,即秦承张通道、京秦—京张通道、津保通道和石沧通道。
“一环”,即首都地区环线通道,有效连通环绕北京的承德、廊坊、固安、涿州、张家口、崇礼、丰宁等节点城市,缓解北京过境交通压力。
2020年京津冀交通将基本实现“四纵四横一环”网络格局
交通运输对区域空间布局、城镇化格局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导作用。不久前,《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》和《城镇化地区综合交通网规划》正式印发。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产业司副司长任虹表示,这两个规划的出台,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交通的基础性作用和先导性作用,支撑战略实施。
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骨骼体系,是优化城镇空间格局的重要基础,也是有序疏导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基本前提。根据《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》,到2020年,京津冀地区将基本形成多节点、网格状的区域交通网络,城际铁路主骨架基本建成,公路网络完善通畅,港口群、机场群整体服务水平、交通智能化、运营管理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基本建成安全可靠、便捷高效、经济适用、绿色环保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。
为实现这一目标,京津冀地区将建设高效密集轨道交通网,着力打造“轨道上的京津冀”;完善便捷通畅的公路交通网,打通国家高速公路“断头路”,全面消除跨区域国省干线瓶颈路段;构建现代化津冀港口群,鼓励津冀两地港口企业跨行政区投资、建设、经营码头设施;打造国际一流的航空枢纽,形成世界级航空机场群。
1小时交通圈正在形成
近日,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传出消息,其正在推进京唐城际、京滨城际、廊涿城际、城际铁路联络线4个项目的前期工作。今后,京津冀区域将形成“四纵四横一环”为骨架的城际铁路网络,新建城际线23条,总规模约3400公里,编织起京津冀0.5到1小时交通圈。
据该公司总经理苗子簃介绍,根据初步规划,京津冀城际铁路网将以“京津塘”“京保石”“京唐秦”三大通道为主轴,以北京、天津、石家庄三大城市为核心,形成“四纵四横一环”为骨架的城际铁路网络,其中,“四纵”包括京石邯城际、京霸衡城际、津承沧城际、环渤海城际,“四横”包括京津塘城际、京唐城际、津保城际、石沧黄城际,“一环”为环北京城际。
据了解,京唐城际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标志性项目。线路全长约153公里,全程设有7站,设新北京东站(通州站)、燕郊站、大厂站、香河站、宝坻南站、鸦鸿桥站、唐山站,并在唐山预留一座唐山机场站。京唐城际设计时速为350公里,北京到唐山最快仅需半小时左右。
关注重点
1.“一卡通”:2017年将实现主要城市一卡通
推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客运联程联运、主要城市之间实现交通“一卡通”,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巡视员于胜英表示,这个目标将在2017年实现,目前已经启动相关工作,进展顺利。农村客运班车实现定线定点、全线定时。
2.“断头路”:京津冀断头路今年底全开工
《规划》提出,完善公路交通网。加快推进首都地区环线等区域内国家高速公路建设,打通国家高速公路“断头路”。于胜英透露,今年底京津冀地区内“断头路”将全部开工,有的项目会在明年开通,晚的会在2017年开通。
3.“零换乘”:不同运输方式换乘不超10分钟
《规划》提出,建成北京、天津、石家庄、唐山、秦皇岛5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。加强干线铁路、城际铁路、干线公路、机场与城市轨道、地面公交、市郊铁路等设施有机衔接,实现“零距离换乘”。不同运输方式之间换乘时间不超过10分钟。
4.公共交通:中心城区公交出行将达六成以上
《规划》提出,发展公交优先的城市交通。推动北京、天津、石家庄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60%以上,保定、唐山等大城市中心城区公交出行比例达到50%以上;中等城市中心城区公交出行比例达到40%以上。
5.轨道交通:城际铁路10万人以上城镇设站点
《规划》提出,打造“轨道上的京津冀”。重点建设京津冀区域城际铁路网,连接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,在线路规划范围内10万及以上人口的城镇设站。推进建设北京市、天津市市域(郊)铁路,适时启动石家庄市市域(郊)铁路规划工作。
6.通行政策:统一京津冀机动车通行等政策
《规划》提出,到2030年,京津冀地区将形成“安全、便捷、高效、绿色、经济”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。统一京津冀地区机动车注册登记、通行政策、排放标准、油品标准及监管、老旧车辆提前报废及黄标车限行等政策。
“轨道上的京津冀”跃然纸上
根据规划,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主要任务有:
——打造“轨道上的京津冀”。重点建设京津冀区域城际铁路网,连接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,在线路规划范围内10万及以上人口的城镇设站。推进建设北京市、天津市市域(郊)铁路,适时启动石家庄市市域(郊)铁路规划工作,形成中心城市连接周边卫星城、新城的大容量、换乘顺畅的轨道交通系统。
——完善公路交通网。加快推进首都地区环线等区域内国家高速公路建设,打通国家高速公路“断头路”;构建连接县城、新城以及重要产业聚集区等节点的高速公路网。
——构建现代化的津冀港口群。推进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;拓展河北省港口临港工业、现代物流等服务功能。鼓励津冀两地港口企业跨行政区投资、建设、经营码头设施。
——打造国际一流的航空枢纽。加快北京新机场建设,显著提升北京航空枢纽国际竞争力。增强天津滨海机场区域枢纽作用,建设国际航空物流中心。充分发挥石家庄正定机场比较优势,逐步培育成为区域航空枢纽。
——发展公交优先的城市交通。推动北京、天津、石家庄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60%以上,保定、唐山等大城市中心城区公交出行比例达到50%以上;中等城市中心城区公交出行比例达到40%以上。
——打造平安交通、绿色交通。统一京津冀地区机动车注册登记、通行政策、动车排放标准、油品标准及监管、老旧车辆提前报废及黄标车限行等政策。
将展现这样的图景
——区域内快速铁路覆盖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,高速公路覆盖所有县城,形成京津石中心城区与新城、卫星城之间的“1小时”通勤圈,京津保唐“1小时交通圈”,相邻城市间基本实现1.5小时通达。
——建成北京、天津、石家庄、唐山、秦皇岛5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。不同运输方式之间换乘时间不超过10分钟。
——推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客运联程联运、主要城市之间实现交通“一卡通”。农村客运班车实现定线定点、全线定时。
“四纵四横一环”网络化格局
“四纵”:即沿海通道、京沪通道、京九通道、京承—京广通道。
沿海通道:连接秦皇岛、唐山、天津(滨海新区)、沧州(黄骅)等四个沿海港口城市,是重要的港口集疏运通道,也是环渤海城镇和临港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。
京沪通道:连接北京、廊坊、天津和沧州,是京津同城化发展的主轴,也是北京重要的出海通道;
京九通道:连接北京、北京新机场、廊坊、衡水,是京津冀沟通华中、华南地区的交通动脉;
京承—京广通道:纵贯京津冀地区,连接承德、北京、保定、石家庄、邢台、邯郸,是京津冀沟通东北、华中及更远地区的交通动脉。
“四横”:即秦承张通道、京秦—京张通道、津保通道和石沧通道。
秦承张通道:连接秦皇岛、承德、张家口等京津冀地区北部城市,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出海通道;
京秦—京张通道:连接秦皇岛、唐山、北京、张家口,是京津冀联系西北、东北地区的交通动脉;
津保通道:连接天津(滨海新区)、霸州、保定,是京津冀中南部地区的重要通道,也是天津港的重要疏港通道;
石沧通道:连接石家庄、衡水、沧州(黄骅),沟通京沪、京九、京广三大通道,是黄骅港的重要疏港通道。
“一环”:即首都地区环线通道,有效连通环绕北京的承德、廊坊、固安、涿州、张家口、崇礼、丰宁等节点城市,缓解北京过境交通压力。其中,以北京新机场开工建设为契机,进一步加强东南半环廊坊、固安、涿州等城市的交通联系。